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设施黄瓜生产中主要病害防治技术

    信息发布者:坤亮光电
    2020-01-01 10:30:25    来源:农科110   转载

    病害是影响设施蔬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,在温棚黄瓜生产中主要有霜霉病、黑星病、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等病害,一旦感染这些病害,不仅对黄瓜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,而且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,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。为此,农科110专家、阳曲县蔬菜办研究员温变英,就设施黄瓜生产中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做了详细介绍,供菜农参考。

    记者:温老师您好,叶片是发生病害的主要部位,黄瓜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、白粉病、细菌性角斑病和黑星病。请您介绍一下这四种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,好吗?

    温变英(以下简称温):好,首先我就黄瓜霜霉病进行一个详细说明。

    黄瓜霜霉病是日光温室最容易发生的病害,一旦发生,防治不及时,病情发展快,且造成严重减产。

    ⑴症状:主要发病部位叶片。幼苗发病时,子叶上初生褪绿黄斑,扩大后变褐色,干枯、下垂,潮湿时正反两面长出紫黑色霉层。成株发病多从下部成龄叶开始,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。发病初叶片背面呈现水渍状,以后叶片正面可见淡黄斑点,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,渐变为淡褐色,空气潮湿时,病斑背面长出淡灰色的霉。发病严重时,全叶枯黄致使全叶干枯、脆裂。

    ⑵发病规律:病菌在病残叶上越冬或越夏。病菌多从叶片表皮的气孔侵入。病原菌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是8℃~32℃,最适萌发温度为15℃~22℃,流行气温为20℃~24℃,高于30℃或低于15℃发病受抑制。在阴天多雨,昼夜温差大,通风不良,湿度大的条件下,极易引发病害。

    ⑶防治方法:①选用抗病品种。②控制温、湿度。在日光温室中,通过调节温、湿度来控制霜霉病。早上放风1小时排湿,然后密闭温室提高气温至30℃~32℃,下午放风,湿度降到66%~70%,温度降到20℃~25℃。③高温闷棚。发病初期,如果土壤干燥,应在前一天浇水,把温度表挂在与黄瓜垄头平行的位置,于晴天上午关闭通风口,使黄瓜垄头处的温度上升到45℃,维持2小时后再慢慢降温。温度低于42℃效果不好,勿使其温度高于45℃。④药剂防治。目前防治霜霉病药剂较多,可用25%甲霜灵可湿性粉剂、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、72.2%普力克水剂、68%精甲霜灵+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雾等。以上几种药剂,应交替使用,一般7~10天喷一次。

    第二讲一下白粉病

    ⑴症状:黄瓜白粉病主要发病部位是叶片,也能危害叶柄及茎。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面产生近圆形的小粉斑,环境适于发病时,粉斑迅速扩大,接连成片,成为边缘不明显的白粉区,上面布满白粉末的霉。严重时白粉变成灰白色,叶片枯黄,卷缩。

    ⑵发病规律:该病为真菌病害,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或越夏。温度在16℃~24℃和湿度较大的条件下,病害易发生流行,高温干旱病害受到抑制。种植过密,光照不足,通风不良,氮肥过多或植株生长弱时,白粉病发生较重。

    ⑶防治方法:①选用抗病品种,密植合理,通风透光,降低湿度。②药剂防治。用10%世高1500倍液,或40%福星4000倍液,每隔7~10天喷一次。5%阿米西达3000倍喷雾,每20毫升加水60千克。每7天喷药一次,喷药2~3次。该药在白粉病单独发生地块或同时轻微发生霜霉病的地块采用。注意阿米西达在配药时不能和其它任何农药和化肥混配,配药要用清水,渠水要经过沉淀后才可配药。

    第三种主要病害是细菌角斑病

    ⑴症状:幼苗发病,子叶上形成水浸状稍凹陷圆形病斑,后变黄褐色,叶片发病,叶正面病斑淡褐色,背面受叶脉所限,呈多角形,但比霜霉病斑小。侵染初期呈水渍状,以后病斑中央枯干脱落,形成穿孔。果实及茎上病斑初期呈水渍状稍凹陷病斑,严重时裂口、腐烂,从病部流出白色黏液。果实上病斑向内扩展,沿维管束果肉逐渐变黄,并可蔓延到种子。

    ⑵发病规律:黄瓜角斑病是细菌病害,病菌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遗留在土中。当环境条件适宜时,病菌靠灌溉或人为传播,所以近地面的叶片果实容易发病。本病在低温、高湿时极易蔓延。昼夜温差过大、浇水过多,排水不良易发病。

    ⑶防治方法:①选无病瓜留种,用40%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.5小时,或用50℃温水浸种20分钟。②苗床用未种过瓜类的田土,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叶、病果及病株残余,集中处理以减少田间菌源。注意降低湿度,可明显减轻病害。③药剂防治。用农用链霉素200ppm喷雾,有一定的防治效果。也可用新植霉素150~200ppm,20%噻菌铜悬浮剂喷雾。

    最后,介绍一下黄瓜黑星病

    ⑴症状:黄瓜生育期均可发病,子叶、叶片、卷须、茎蔓和瓜条均能被害。一般叶部发病较多,叶部患病病部初呈浅绿色近圆形小斑,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,1~2天病斑枯死,呈黄白色,易破裂成穿孔。

    ⑵发病规律:病原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,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。播种带菌种子,病菌可直接感染幼苗。在土壤中越冬的菌丝体,第二年条件适宜时,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。遇到20℃~22℃适宜的温度和90%相对湿度时,病菌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借气流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。一般重茬地、通风不良、植株郁闭、浇水过多的温室大棚易发病且重。

    ⑶防治措施:①农业防治:选用无病种子或抗病品种,实行与非瓜类作物2~3年轮作,温室大棚不重茬栽培黄瓜。温室大棚栽培在管理上应尽量提高温度,降低湿度,减少结露时间;发病后控制浇水,注意放风,选用无滴膜扣棚。②药剂防治:用种子重量0.3%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,进行种子消毒,重茬温室或大棚在定植前进行硫磺粉熏烟消毒。发病初期喷洒40%福星乳油8000倍液、10%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、60%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%嘧菌酯倍液,7~10天喷一次,连喷2~3次。

    记者:黄瓜蔓枯病是黄瓜栽培中易发生的一种危害茎叶的病害,对秋冬黄瓜危害尤为严重,常引起烂蔓死株,那么该病有哪些症状和防治方法?

    温:症状:叶片受害后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病斑。有的病斑自叶缘向内发展,形成“V”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大病斑。后期易破碎。病斑上密生许多小黑点。叶柄或瓜蔓受害,形成椭圆形至梭形病斑,有时会溢出琥珀色的胶状物。后期病茎干缩、纵裂、呈乱麻状。

    发病规律: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也可附着在保护地骨架和架材上越冬。种子也可带菌。当温度条件适宜时,越冬病菌通过风雨、田间农事操作进行传播,从气孔、水孔、伤口侵入。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。施肥不足,管理粗放、植株长势弱、抗病性降低是发病的内因。

    防治方法: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汤烫种。加强管理,施足底肥,注重磷、钾肥的施用。在保护地栽培中要注意通风排湿。发病初期喷洒40%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,或10%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喷雾,每隔7~10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

    记者:黄瓜疫病和灰霉病也是棚室黄瓜栽培中的常发病,这两种病各有什么症状,怎样防治?

    温:1.疫病

    ⑴症状:黄瓜整个生长期都可受害。苗期感病,多从嫩梢发生,初为暗绿色水渍状萎蔫,最后干枯呈秃尖状。成株多大嫩茎及节上发病,病部水浸状,软化,患部以上叶片萎蔫,最后全株萎蔫枯死,切断茎维管束不变色,以此可区别于枯萎病。叶片发病,出现暗绿色、水渍状、边缘不明显的圆形大斑,天气潮湿时迅速扩大,发展到叶柄。瓜上的病斑也呈水渍状,潮湿时,病斑上有灰白色稀疏的一层薄霉,病果迅速腐烂。

    ⑵发病规律:病菌以菌丝体、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土壤中越冬,在温室中通过灌水传播,植株发病后,在潮湿条件下,病斑上产生孢子囊,孢子囊萌发的游动孢子再借灌溉及田间操作传播。一般瓜类重茬,地热低洼,排水不良易感病。

    ⑶防治方法:①选用抗病品种。②嫁接或轮作换茬。嫁接可防止土壤传病,效果最佳。重病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或将温室内耕作层换土。③药剂防治。用25%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。也可用70%敌可松1000倍液或25%甲霜灵600倍液灌根,每株灌药0.2~0.5千克。

    2.灰霉病

    ⑴症状:主要危害幼瓜,也危害茎、叶片与雌花。幼瓜发病时呈水浸状腐烂,表面密生灰色至淡褐色霉层。叶部发病时形成灰褐色圆形大病斑,表面生灰色霉层。茎主要在节上发病,病部表面灰白色,密生灰霜。当病斑绕茎一周后,整株死亡。

    ⑵发病规律: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病菌主要以病组织接触传染,分生孢子借风或人工操作传播,在15℃~27℃均可发病。发病适温22℃,在湿度过大的条件下,发病严重。

    ⑶防治方法:①及早摘除病花、病果、病叶或拔除病株,以防病菌传播。②药剂防治。可用灰霉特克于发病初期,对水稀释500倍液,均匀喷雾,连续喷2~3次;或用灰霉特克500倍液蘸花;用50%多霉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、5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。

    记者:黄瓜花打顶是棚室黄瓜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,多发生在结果初期,对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,那么怎样有效防控黄瓜花打顶?

    温:花打顶属生理病害,在幼苗期发生。

    ⑴症状:幼苗生长缓慢、矮小、节间短,生长点各节集中,聚成一个疙瘩,秧苗顶部结出小瓜刺或开花,此现象为花打顶。

    ⑵发病原因:出现花打顶现象是由于温度、湿度过低、土壤水分缺乏,或因土壤溶液浓度偏高,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受到阻碍,引起幼苗发育不良。

    ⑶防治方法:摘除顶部花芽或小瓜刺;提高地温和气温,降低土壤酸碱度,以适应黄瓜幼苗生长发育。浇足水,以满足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;营养土中施足腐熟有机肥,促使幼苗生长。

    记者:温室黄瓜的生产过程中,由于通风不良、施肥和用药不当,极易出现气害和药害,影响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,那么发生气害和药害种植户们该怎么办呢?

    温:1.黄瓜氨气害和亚硝酸气害:氨气害和亚硝酸气害是温室大棚黄瓜生产经常发生的气害。

    症状:两种气害都是以中位叶片首先发病,后逐渐向上、下部叶扩展。受害叶片初期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纹,2~3天后受害部位变干枯。氨气害受害部位变褐色;亚硝酸气害受害部位变白色。被害部位与健部界线分明,从叶背看受害部位下凹。

    发病原因:与施肥不当和通风不良有关。直接在地表撒施碳铵、尿素等,在碱性土壤或用过石灰的土撒施硫铵,以及未腐熟的鸡粪、饼肥、鱼肥与土混合施用,均会产生氨气并释放于空气中积累,当空气中氨气达到5ppm时,就会产生毒害。亚硝酸气害是土壤强酸性而且氨态氮含量大时发生,当空气中亚硝酸气浓度达到2ppm时,就会产生毒害。

    防治方法:

    ①合理施肥,特别注意不要偏施氮肥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。

    ②可用精密PH试纸检查棚室内氮气和亚硝酸气含量情况。方法是蘸取棚膜水滴将试纸浸湿,然后与比色片比色读出PH值,当PH值达到8.2时,可认为要发生氨气害,PH为6时可认为要发生亚硝酸气害。

    ③发生气害后立即通风换气。植株尚未枯死时,去掉受害叶,放风排除有害气体后,还要慢慢恢复生长。

    2.黄瓜药害

    由于杀虫剂、杀菌剂和植物激素使用不当,均易使黄瓜发生药害。

    症状:黄瓜发生药害后症状表现多样,施药后发病时间也相差很大。急性药害多表现为烧伤、萎凋、褪色、斑枯、落叶、落花、落果等,施药后发病时间快且发展迅速,快则几小时,慢则几天;慢性药害多表现为生长迟缓、停滞,果实风味及色泽变劣,危害缓和,一般施药后十天左右发病;残留药害指上茬或上年施药,残留在土壤中,对下茬或后续作物产生药害。

    发病原因:药剂种类选用不当,使用浓度过高或者药量过多,施药时间不佳或施用方法不妥。

    防治方法:①正确用药,严格把握浓度和用药量,不要随意混配,施药要均匀,在苗期和开花期用药要特别慎重。不要在高温、烈日的中午用药。②种芽、幼苗药害较轻时,及时中耕松土,适量施氮肥,促进幼苗转入正常生长发育;叶片、植株药害较重时,及时灌水,增施磷、钾肥,中耕松土,促进根系发育,提高植株恢复能力。如喷错农药,要立即喷洒大量清水冲洗,但要注意及时排水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